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中末期关节疾病的“最终解决方案”,已帮助无数患者摆脱疼痛、重获行动自由。而微创直接前方入路(DAA)技术的出现,更是将这种治疗推向了新高度——更小的手术切口、更少的术中出血、更快的术后恢复,让患者对“快速康复”的期待成为可能。然而,临床医生在践行这项先进技术时,却长期被一个现实难题困扰:缺乏一套真正贴合手术需求的标准化器械包,不得不依赖零散工具拼凑或自行改良,不仅增加了手术风险,更制约了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
山东良医深耕医疗器械领域多年,始终以“解决临床痛点”为核心使命。当注意到DAA手术中医生们的困惑时,团队深刻意识到:一套顺手的手术器械,不仅是手术顺利推进的保障,更是让微创技术惠及更多患者的关键。为此,山东良医启动了一场跨越“临床需求”与“工程实现”的深度协同,联合国内骨科医疗机构——解放军总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福州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的权威专家,开启了DAA手术器械包的研发之路。
医工协同:从“临床痛点”到“器械革新”
研发的起点,始终锚定在临床一线的真实需求。在与专家团队的数十次研讨中,医生们细数了现有工具的“短板”:有的器械角度不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操作时易损伤周围组织;有的工具握持不舒适,长时间手术易导致手部疲劳;还有的套装组件零散,术中频繁更换工具既浪费时间,又增加了污染风险……这些细节,都成为了研发团队的攻坚目标。
为了让器械真正“贴合手术逻辑”,山东良医的设计工程师与制造工程师全程深度参与临床观摩。他们在手术台旁记录医生的每一个操作动作:从手术切口显露到假体植入;从不同体型患者的解剖差异,到术中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这些来自一线的“操作数据”,被转化为器械设计的核心参数。
例如,针对DAA入路中“显露关节囊”是关键步骤,专家提出传统拉钩角度难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髋臼位置。设计团队便与医生共同绘制草图,反复调整拉钩的弧度与长度,最终研发出特别贴切生理解剖结构“生物型牵开器”,既能准确暴露手术视野,又能避免对软组织的过度牵拉。又如,考虑到术中器械边缘长期对组织的压迫,医生团队要求所有牵开器背面均为圆润弧形,医生亲切的称之为“软组织友好牵开器”。
这样的“细节革新”贯穿整个套装:握持手柄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防滑设计,即使长时间操作也能保持稳定;工具组件按手术流程有序排列,减少术中寻找器械的时间;所有金属部件经过特殊热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屈服强度;引进美国表面处理工艺,器械在保持漂亮金属色泽的同时又具有防眩光作用而降低医生的视角疲劳……每一处改进,都源于临床需求的“准确捕捉”。
千锤百炼:从“试制样品”到“临床认可”
器械的研发,从来不是“纸上谈兵”。从首版试制样品到最终定型,经历了10多轮迭代优化。每一次试制完成后,都会送到合作医院的手术室进行“实战测试”——由专家团队在模拟手术或真实病例中使用,记录下每一个“不顺畅”的瞬间。
福州协和医院的教授曾在试用初期反馈:“假体击打器的力度传递不够均匀,有时会导致假体位置偏移。”研发团队立刻调整了器械的材质与结构,采用高强度合金与缓冲设计,既保证了击打时的力量准确传递,又减少了对周围骨骼的震荡。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主任则提出:“套装中的骨钩规格不够细化,难以适应多手术场景的需求。”制造团队随即增加了3种中间尺寸的骨钩,让器械能匹配从年轻患者到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不同骨骼条件。
就这样,样品在“临床试用—问题反馈—优化改进”的循环中不断完善。DAA九件套装经历了3次材质调整,每件工具的角度和尺寸都经历过至少10次的改良设计和手术试用,握持手柄测试了3种不同的防滑纹理方案,整套器械累计进行了超过50台模拟手术与60台临床验证手术。当末版样品在301医院的手术中“非常丝滑”的完成全部操作,主刀医生放下器械时说:“这套工具,就像为DAA手术‘量身定制’的一样,用着顺手、心里踏实、让人爱不释手。”这句评价,成为了对研发成果的更高肯定。
赋能临床:让微创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如今,山东良医DAA手术器械包已正式投入临床使用。它不仅是一套工具,更是将专家的手术经验“标准化”的载体——通过器械的“流程化设计”,帮助更多医生快速掌握DAA技术的操作精髓;通过“准确化功能”,降低手术难度与风险;通过“高效化组件”,缩短手术时间,让患者在术中更少出血、术后更快康复。
在山东某三甲医院的临床应用中,使用该器械包的DAA手术平均时长较传统工具缩短了20分钟,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提前至1~2天,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30%。一位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感慨:“原以为换关节是大手术,没想到伤口这么小,恢复这么快,真是赶上了好技术!”
对于医生而言,这套器械带来的不仅是操作便捷,更是对“手术质量”的信心提升。正如301医院的教授所说:“好的工具能让医生更专注于手术本身,而不是被器械‘牵绊’。当每一个动作都准确、顺畅,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以最小创伤,获更佳疗效’的目标。”
以器械革新,助健康中国
从临床痛点到器械革新,从医工协同到临床认可,山东良医DAA手术器械包的诞生,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为导向”的研发理念。它不仅是医疗器械领域的一次技术突破,更代表着对“医疗”“快速康复”的不懈追求。
未来,山东良医将继续深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围绕更多临床需求开展创新研发,让先进创新器械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让微创技术惠及更多关节疾病患者。因为我们坚信:每一次器械的进步,都是为了让手术更安全、让康复更迅速,让更多人重获“自由行走”的幸福。